11月22日上午,黄山旅游管理学校校办室主任黄卉为全体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主题是:执行力和行动力。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思政课分享的内容是“执行力和行动力”。在开始讲课之前,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有一位农夫一早起来,告诉妻子说要去耕田。当他走到田边时却发现耕机没油了;原来打算 立刻去加油,突然想到家里的猪还没有喂,于是转向回家的路;经过仓库时,又看见地上几个马铃薯,他想起田里的马铃薯可能正在发芽,于是又往马铃薯田走去;途中经过别人家的木柴堆,又记起自 家 也需要 搬一些柴火回去了;正当 要去取 柴火的时候,看见了一只生病的母鸡 躺在地上,他又跑去想找药……这样来来回回 跑了好多趟,忙了大半天,眼看就到中午了,结果农夫油也没加,猪也没喂,柴也没搬,田也没耕,最后,什么事都没有做好。
同学们,故事说完了,我们来一起思考一下:这位农夫为什么忙活了大半天却一事无成呢?
我的回答是:他的执行力和行动力出了问题。
在运动赛场上,我们总会发现当枪声响起时,有的人先跑出去,有的人后跑出去。在人生的道路上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而有好的执行力和行动力的人,总是那些人生道路上先跑出去的人。
说到这,可能有的同学不太明白什么是执行力?什么是行动力?
从管理学上讲,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
而行动力是指愿意不断地学习、思考,养成习惯和动机,进而获得导致成功结果的行为能力。能够突破自我,实现自己想做而不敢去做的,或者是自己认为自己能力不足的事,制定计划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去实现。
简单讲,执行力 其实就是 完成任务的能力。行动力就是 自觉 去完成任务的能力,或者直接理解为自制力。
执行力强的人,有思想,有决心,有担当,有计划,善沟通,会协调,会反馈,有团队精神。而行动力强的人,有主动性、有推动力,有冒险性,有自信与坚持。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为什么我们同学们许多好的学习计划得不到施行?为什么我们一些绝佳的想法不能变成现实呢?
这其实往往都是缺乏执行力和行动力的原因。
前面农夫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执行力就能化腐朽为神奇,没有执行力将一事无成。一个人如果分不清 事情的条理顺序、轻重缓急,常常胡子眉毛一把抓,毫无效率可言,结果就会 一事无成。
同学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要想成功,就要从现在开始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行动力和执行力。
大家知道,这学期学校新开了一个班 叫“清进班”。“清进班”这个名字其实就有执行力和行动力的含义在里面。日清日进,当日事当日毕,当日就有进步,强调的是 每日迅速完成每日的任务,每日取得一点进步。清进班的教育管理其实就涵盖了执行力和行动力的理念。
说了这么多,同学们知道 怎样才能提高我们的执行力和行动力吗?
一、提高执行力和行动力,我们要有求真务实精神。把学习任务进行分类,重要紧急的事先做,重要但不急的第二做,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有时间再做。给自己定阶段性的小目标,行动时杜绝假大空,求真务实,言必行行必果,直面问题,迅速解决问题。只要雷厉风行,决不拖拉,每次把阶段性小目标完成了,我们离最终极的目标也就不远了。
二、提高执行力和行动力,我们要走出自我舒适区。天寒地冻和温暖舒适,相信大家肯定会选择后者。但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却要走出精神的舒适区,从思想上认识到要行动起来去做出改变。
我们要走出思维的舒适区,面对问题愿意动脑 主动思考,将知识体系化,并寻找恰当的学习方法,主动寻求适合自己学习发展的途径。我们要走出身体的舒适区,坚持每天早起读书学习,不叫苦不叫累,学习上有困难不畏难,主动求助,主动解决问题。
我国古代战国时期大思想家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意思是“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到这个人身上,一定先会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使他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和原来没有的才能”。大家可以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时刻刻告诫自己远离舒适区,坚持就是胜利。
三、提高执行力和行动力,要心理接受并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在提高执行力和行动力的过程中,我们可以 首先采取心理暗示的方法, 不断暗示自己“我能行”,相信没有永远的困难,也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同时不断告诉自己 要听老师的教导,按老师说的和自己的计划去做。相信言必行行必果,我们就 肯定有收获。
其次,我们可以采取21天 习惯养成法,通过坚持至少21天固定时间点做固定事情的训练,你就会发现,原来觉得很难做到的事、很难背的书真的按部就班完成了。原来觉得很难学的课程,真的就有进步了。
最后,对于自己坚持做到了的事,大家别忘了给予自己一些小小的奖励:一句自我表扬的话,一袋平时想吃又舍不得吃的零食,一点点小小的成就感。
身心愉悦,我们才有更大的动力坚持下去。这样良性循环一旦形成,学习就会稳步提升,生活习惯也越来越有条理……
同学们,大家回想一下,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还在犹豫 要不要报名参加班长竞选时,身边的同学已经站在讲台上为自己竞选演讲拉票了。
当你还停留在反复下决心想把学习搞好时,身边的同学已经在每天早起背书,主动求教,积极归纳整理错题,复习巩固了。当你还纠结着备战技能赛太辛苦了的时候,身边的同学已经在每天背题刷题 并走在技能训练的路上了。
当你还执念地觉得只要把学习搞好,其他一切不重要时,身边的同学已经成了老师的好助手,同学的好榜样,妈妈的好帮手,学会了做人,学会了做事,提高了自己的人际沟通交往的能力。
听了这么多,同学们觉得接下来我们要怎么做呢?
大家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其实就是: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破,不要嫉妒要欣赏,不要拖延要积极,不要心动要行动。
《陶行知教育箴言》这本书里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我以为世界上最有贡献的人只有一种,就是头脑能指挥手指行动的人。
所以,同学们,行动起来吧,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
别再空谈务虚,我们只有拥有良好的执行力和行动力,才有竞争力,才有拥抱成功的能力。
最后,还是以陶先生的一首诗 来结束今天的思政课:
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
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多少白发翁,蹉跎悔歧路;
寄语少年人,莫为少年误。
老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我们拥有更好的明天,加油!
我的授课完毕,谢谢大家!